馬來西亞網購市場在過去短短數年發展迅速,根據當地統計局顯示,2021年馬來西亞電子商務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馬幣,比2020年增加近22%。馬來西亞數位經濟機構更預期,2025年當地電商市場收入將達1.5萬億馬幣。政府積極推動網上消費及數位發展令馬來西亞電商市埸有持續增長的潛力。而相近的文化語言及優越地理位置,亦促使馬來西亞成為不少電商邁向其他東南亞市場的起步點。
1)政府積極推動電商發展及網上消費

政府推出馬來西亞網購運動(Shop Malaysia Online),向消費者發放電子優惠券,運用2億馬幣助當地的電商產業繼續加速成長,同時推動消費者線上購物。形式如同香港推出的消費券相似,馬來西亞政府夥拍當地不同的電子支付平台,為大眾提供電子購物、運費、電子錢包回贈等等的優惠券,藉此推動整個電商行業。今年4月中,馬來西亞政府推出ePemula計劃,積極推廣電子錢包消費,運用3億馬幣向合資格的青年派發電子現金,旨在加強和培育數字金融體系,加速馬來西亞電商生態圈的形成。
另外,馬來西亞的信貸產業的發展步伐相對其他國家較慢,大眾偏好用現金消費。該計劃幫助加快馬來西亞用戶和商家採用電子錢包的速度,消費者也對通過各種電子錢包來使用電子現金越來越有信心,對電商市場的網購行為層面來說也有明顯的好處。
2a)互聯網滲透率高

馬來西亞電商用戶數量及網購行為增加,推動電商市場規模擴大。根據數據分析公司DataReportal最新的統計,至2022年初,馬來西亞的網絡滲透率接近90%。馬來西亞消費者易於手機上網去搜尋或購買各種產品,加上電子支付愈趨普及,快遞配送已成常態,受疫情影響下,馬來西亞人對互聯網使用的接受程度進一步提高,令電商行業業績得以持續性增長。
2b)高收入人士對網購的需求大

根據社群管理整合平台Hootsuite《2021年馬來西亞網購報告》指出,接近9成35-44歲的年齡層曾於過去一個月內網購,是各年齡層中比率最高的一群,主要原因是35-44歲的年齡層有較高的家庭消費需求,同時也有較高的收入。
3)坐擁優越地理位置/ 華人集居地

東南亞市場多元及複雜, 要掌握不同種族的語言、文化及喜好是一項極大挑戰。馬來西亞雖是多種族的國家,但華人佔當地超過五分之一人口,其語言和文化與香港相近,對於香港電商來說,在發展初期主攻華人市場,相對上更容易入手。電商在站穩陣腳後,便可循序漸進地延伸至更廣泛的族群,更可藉此經驗拓展鄰近的新加坡、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市場。
因應馬來西亞網購普及化,網店物流服務的需求也快速增長。有意以馬來西亞作起點進軍東南亞的電商,在了解市場環境之外,亦需具有完善的物流支援為顧客帶來良好的購物體驗,並為進一步拓展鄰近市場作準備。
延伸閱讀:
【營運全通路】電子商貿與物流結合的新未來
【網店物流】如何應對疫情下前所未有的挑戰?
【網店必學】3大網店物流常用語
遇到網店物流的煩惱?e+Solutions幫到你!由貨品存倉、貨在管理、執貨包裝、到安排快遞,一站式滿足你的物流需要,讓你營運網店更輕鬆!